歡迎您光臨本站 註冊首頁

linux學習記錄

←手機掃碼閱讀     火星人 @ 2014-03-23 , reply:0

1、 Linux提示符:

[root@ubuntu]#

root提示符,這個提示符說明你現在擁有系統最高許可權,可以刪除、修改任何文件,慎用!

[carlos@ubuntu]$

carlos是我的用戶名名字,根據你在安裝系統的時候輸入而定的,這個提示符說明你現在擁有一般用戶許可權,僅僅可以對你用戶目錄進行讀寫操作。所有一般用戶目錄都在 /home 下。

/home/carlos 是carlos的用戶目錄。

2、 如何取得root 許可權,只有root 用戶才能夠安裝、刪除軟體。

[carlos@ubuntu]$ sudo passwd root

會提示你輸入新的root密碼,輸入兩次,就可以成功修改密碼。

[carlos@ubuntu]$ su

會提示你輸入root密碼,輸入正確,就可以進入root模式對電腦進行操作。

l 超級用戶、根用戶、superuser、root用戶指向相同,對操作系統擁有最高管理權的人。

3、盤符

Linux Grub Windows 說明

hda1 hd(0,0) C: IDE1 master

hda5 (邏輯分區) hd(0,4) D: 屬於IDE1 master

hda6 (邏輯分區) hd(0,5) E: 屬於IDE1 master

hdb1 hd(1,0) IDE1 slaver

hdc1 hd(2,0) IDE2 master

hdd1 hd(3,0) IDE2 slaver

*Windows在安裝新硬碟后,盤符會改變,Linux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。Windows的c\d\e不過是在單硬碟的情況下和Linux的對應。

*hda hdb hdc 為物理硬碟,帶數字的表示邏輯分區。

*hdax=hd(0,x-1) ,hdbx=hd(1,x-1),hdcx=hd(2,x-1)……

l Linux如何命名我的硬碟?

Linux對硬碟的處理,與DOS系統基本上是一樣的,先做分區,然後再做格式化。分區的命令是不同的,DOS下,每一個分區是用一個英文字母來表示,而在Linux下則更加靈活,它通過字母和數字的組合來標識硬碟分區。

l 如「hda1」,hd是一個部分,代表IDE硬碟,如果是SCSI硬碟的話,為sd;a代表IDE1口的主硬碟(2代表IDE1口從硬碟、3代表IDE2口主硬碟、4代表IDE2口從硬碟);最後的數字代表在該設備上的分區順序,前四個分區(主分區和擴展分區)用1-4表示,軟邏輯分區從5開始。

*Linux的命令提示符下要求十分嚴格:

(1) 區分大小寫!Linux下默認的命令和目錄名都是小寫的,輸入大寫會提示找不到命令。

(2) 目錄用 / 分隔,並且在Linux下只有一個「根目錄」,其他的分區需要掛載到某一個目錄(這個目錄下最好無文件,否則掛載磁碟分區后,造成原來的文件不能正常讀取)后,才能夠讀取。

(3) 目錄名可以用大寫,但是盡量避免空格,在圖形界面Gnome下,帶有空格的目錄有些功能不被支持。

(4) Linux默認只讀取幾個目錄下的命令,如果你有軟體安裝,需要在控制台輸入安裝程序的名稱,在安裝程序可執行文件所在的目錄里,要先輸入 ./ 再輸入文件名。

例如:[carlos@ubuntu]$ ./configure

針對所有版本的Linux的基本命令:

ls 顯示目錄和文件

*藍色的為目錄,綠色的為可執行文件,淺紅色為壓縮包(僅在ubuntu下)

*為了安全,Linux不執行當前目錄下的可執行文件,默認執行 /bin, /sbin, /usr/bin, /usr/sbin 幾個目錄下的文件。

*如果需要得到更多參數,輸入以下命令格式:

[carlos@ubuntu]$ ls ?help

註釋:ls 空格 兩個- help

*如果ls命令不能顯示文件的顏色,輸入 ls --color

cp 複製文件

-f: 強制覆蓋目標文件

-r: 連子目錄一起複制。

[carlos@ubuntu]$ cp ?f file1 file2

rm 刪除文件

-f: 強制複製文件覆蓋目標文件

-r: 刪除目錄

-rf: 刪除目錄及目錄下所有文件

[carlos@ubuntu]$ rm ?rf /boot

*舉個例子而已,千萬別這麼干!Linux下沒有undelete或者類似功能的第三方軟體,刪除文件就無法恢復,刪除的時候三思後行。

cd 切換目錄

[carlos@ubuntu]$ cd etc

進入相對目錄

[carlos@ubuntu]$ cd /opt/LumaQQ

進入絕對目錄

[carlos@ubuntu]$ cd ..

進入上一級目錄,cd和..之間必須有空格

[carlos@ubuntu]$ cd ~

進入當前用戶的主目錄,即/home/username/

clear 清理屏幕上的所有字元

[carlos@ubuntu]$ clear

df 報告磁碟剩餘空間

[carlos@ubuntu]$ df ?a ?T

du 報告文件使用磁碟空間的狀況

-h 以適當的形式表示大小

-s 不列出文件

file 探測文件的類型

*Linux下,文件類型用顏色表示,不通過擴展名。

find 搜索目錄中的文件

在整個系統中查找名為passwd的文件或者目錄。

[carlos@ubuntu]$ find / -name 「passwd」 ?print

locate 文件,目錄定位

1、 建立定位資料庫:

[carlos@ubuntu]$ locate -u

2、 定位文件或目錄:

[carlos@ubuntu]$ locate filename

磁碟上的文件改變了,就要使用1更新資料庫,以免新文件找不到。

logout, exit 註銷當前用戶

su 轉到root用戶,需要 root 密碼。

su username 轉到 username 用戶,如果是從root用戶轉的,就不需要任何密碼。

mkdir 創建一個空目錄

rmdir 刪除一個空目錄

more 分頁閱讀文本

[carlos@ubuntu]$ more doc.txt

分頁察看目錄

[carlos@ubuntu]$ ls ?l | more

mount 列出文件系統或者裝載一個文件系統

[carlos@ubuntu]$ mount /dev/cdrom /mnt/cdrom

*/dev 下,所有的系統設備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,包括分類細緻的磁碟分區,但是不能直接訪問,只有把它們掛載到某個文件夾才能夠正常訪問。

*/mnt 下,一般是掛載系統分區的空白目錄所在地,掛載的前提是目錄必須存在,不存在掛載將不能成功。掛載后,通過進入mnt下相應的目錄去查看需要的文件。

*後面將講如何在開機時候就掛載所有本地硬碟。

umount 卸載一個文件系統

[carlos@ubuntu]$ umount /mnt/floppy

*換軟盤的時候需要用到,先輸入命令,再取出軟盤。

l mount 軟盤

[carlos@ubuntu]$ mount ?t msdos /dev/fd0 /mnt/floppy

軟碟機盤符:fd0, fd1…

pstree 以樹的形式列出當前進程

pwd 顯示當前工作路徑

reboot 重新啟動計算機

halt 關閉計算機

sudo 就是superuser do 的意思,表示是根(root)用戶在執行命令,前提是需要知道根用戶密碼。

su username 從根用戶轉換到其他用戶,比如你的默認用戶。這個時候不需要你的用戶密碼。Username需要換成你的用戶名稱。

tar 創建和編輯壓縮文件。

把files目錄和其子目錄下的文件打包成myfiles.tar (不壓縮)。

[root@ubuntu]# tar ?cf myfiles.tar /files

把files目錄和其子目錄下的文件打包並壓縮成myfiles.tar.gz。

[root@ubuntu]# tar ?zcf myfiles.tar.gz /files

解開文件包myfiles.tar.gz並顯示過程。

[root@ubuntu]# tar ?zxvf myfiles.tar.gz

*很多軟體是由這個格式壓縮成,最後一個命令很有用。

簡單的用戶組管理:

*使用root用戶才能管理用戶組!

1, 增加新用戶newuser:

[root@ubuntu]# useradd newuser

2, 給新用戶設置口令:

[root@ubuntu]# passwd newuser

chmod 設置文件許可權

文件許可權,根用戶可以改變所有用戶的文件許可權,一般用戶只能改變屬於自己的文件許可權。

用戶類型

用戶名 所有者 組 其他用戶 所有用戶

符號 u g o A

文件許可權類型:

許可權類型 讀 寫 執行

符號 r w x

使所有用戶對testfile文件有執行許可權:

[root@ubuntu]# chmod a +x testfile

l 有些下載的安裝程序,沒有設置任何許可權。雖然程序是可執行的,但是由於沒有設置相應的許可權,則無法執行。需要手動進行設置許可權,才可以正常使用。

chown 改變文件的所有者和組

將文件testfile的所有者改換為host組的test:

[root@ubuntu]# chown host:test testfile

最基礎問題解答(我只寫我會的!):

1、 大部分的Linux基於兩種發行版,red hat和debian。

(1)Red Hat 採用RPM包格式安裝軟體,對軟體的依賴關係要求出奇的嚴格,稍有不滿足,安裝了也用不了。在red hat下安裝/刪除軟體方法如下:

以klyx-0.9.8a-i386.rpm為例:

安裝:[root@ubuntu]# rpm -ivh klyx-0.9.8a-i386.rpm

更新:[root@ubuntu]# rpm ?Uvh klyx-0.9.8a-i386.rpm

卸載:[root@ubuntu]# rpm ?evh klyx-0.9.8a-i386.rpm

檢驗:[root@ubuntu]# rpm ?Vvh klyx-0.9.8a-i386.rpm

查詢:1,-qi 查詢已經安裝的程序。

2,-qip 查詢未安裝的程序,需要包的詳細路徑。

3,-ql 列出軟體包所有的文件和安裝到系統的路徑。

*只有root用戶才能安裝和卸載軟體。

(2)Debian 是全球頂尖黑客合作製作的Linux發行版,使用DEB包格式安裝軟體,解決了RPM包的依賴要求過於嚴格的問題。

以klyx-0.9.8a-i386.deb為例:

安裝:[root@ubuntu]# dpkg ?i klyx-0.9.8a-i386.deb

刪除和更新可以使用apt-get工具進行在線更新。Ubuntu則有圖形化的軟體安裝界面。

(3)rpm和deb 之間的轉換。

可以通過工具alien進行rpm和deb之間方便的轉換,但是二者不完全兼容,有的軟體包可能成功,有的軟體包就會失敗。

轉換:[root@ubuntu]# alien ?i filename-version-i386.rpm (rpm轉deb)

[root@ubuntu]# alien ?i filename-version-i386.deb (deb轉rpm)

*如果找不到合適自己系統的安裝包的時候,不建議用轉的,建議使用tar.gz包。

2、 如何在Linux啟動的時候掛載本地硬碟分區?

大多數Linux發行版本的默認設置,都是只掛載光碟機和Ext2/3分區,而不掛載本地的fat32/ntfs分區。當前,由於Linux內核對ntfs分區的寫操作技術不是很成熟,所以大部分Linux不支持對ntfs分區的寫操作。

在Gnome中打開根用戶終端(terminal),輸入以下命令:

[root@ubuntu]# gedit /etc/fstab

l 純文本格式下標準的文本文檔編輯器是vi,如果windows玩慣了,強烈不建議使用。

l 這個文件就決定了在計算機啟動的時候載入哪些分區,載入到什麼地方。

打開后,文件內容基本如下:

# /etc/fstab: static file system information.

#

#

proc /proc proc defaults 0 0

/dev/hda8 / ext3 defaults,errors=remount-ro 0 1

/dev/hda9 none swap sw 0 0

/dev/hdc /media/cdrom0 udf,iso9660 ro,user,noauto 0 0

/dev/hda1 /mnt/hda1 vfat rw,user,utf8,umask=000 0 0

/dev/hda5 /mnt/hda5 vfat rw,user,utf8,umask=000 0 0

/dev/hda6 /mnt/hda6 vfat rw,user,utf8,umask=000 0 0

/dev/hda7 /mnt/hda7 vfat rw,user,utf8,umask=000 0 0

*在linux文件中,以#開頭的行為註釋行,幫助你理解文件的意思,沒有實際作用。

*在這個文件中,項目與項目的空格用一個或者多於一個,沒有嚴格要求。

名稱 解釋 備註

File system 文件系統 包括內存,硬碟分區,交換分區

Mount point 掛載點 你在什麼目錄訪問這個磁碟,目錄是自己建立的,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名字

Type 文件系統的類型

Options 文件系統的選項 在這裡調整讀寫、許可權

Dump 不清楚 設置為0

Pass 不清楚 新加的,設置為0,不要改變其他的。

l 此文件內容全部用小寫,Linux的所有系統文件編輯都要嚴格按照格式和大小寫區分。

文件系統類型 表示方法

Ext2 ext2

Ext3 (日誌文件系統) ext3

NTFS ntfs

Fat32 vfat

Fat16 msdos

CD-ROM iso9660

Options的參數的簡單解釋:

參數名稱 解釋

default 默認

rw 可讀寫

utf8 支持中文文件名和目錄名

noauto 禁止自動播放

ro 只讀文件系統

umask=000 不知道

l utf8選項的加入需要在locales中設定本地環境為utf8。

3, Linux根目錄下各個目錄裡面都是什麼文件:

/bin 存放了系統常用的命令,如ls, cp, mv

/boot 存放了linux的內核vmlinuz以及相關配置文件

l /boot/grub 存放grub啟動管理器以及相關配置文件。

l /boot/lilo 存放 linuxloader 啟動管理器以及相關配置文件。

l 一般一個操作系統只有grub或者lilo目錄。

/dev 存放linux所有的外部設備,也包括計算機硬體。

/etc 存放所有的系統配置文件,包括密碼設置。

/home 包含用戶的主目錄,用戶個人文件會在如 /home/username 的目錄中存放

/root 根用戶的主目錄

/proc 內存。可以通過察看這個目錄知道內存中有什麼。

/sbin 系統管理員專用的系統命令

/var 系統運行中會經常變化的文件

l /var/cache/apt/archives 基於debian 的Linux 會把升級和安裝的源文件放在這個目錄,重新啟動電腦就沒有了。

/usr 系統中最大的目錄,包含通常操作中不需要進行修改的命令程序文件、程序庫、手冊和其他文檔。其中 /usr/X11R6 是保存 X window 相關文件的地方。

/opt 空白目錄,可以用來安裝tar.gz文件打包的程序。一般debian系統才有。

/mnt 下面是一些空目錄,所有其他的分區,通過掛載到這個目錄下的子目錄中進行使用。

4, 製作grub啟動盤(目標盤是軟碟機A)

[root@ubuntu/]# cd /boot/grub

[root@ubuntu/]# dd if=stage1 of=/dev/fd0 bs=512 count=1

[root@ubuntu/]# dd if=stage2 of=/dev/fd0 bs=512 seek=1

5, 用grub啟動盤啟動操作系統

grub>

l 需要知道操作系統在哪塊硬碟的哪個分區上,下面假設操作系統都在第一個硬碟上的第一個分區上

(1)引導Windows操作系統

grub>chainloader (hd0,0)+1

grub>boot

l 也可以用來操作Linux操作系統,前提是Linux的Grub或者lilo引導管理器安裝在根分區,否則,建議使用下面的方法操作。

(2)引導Linux或者Freebsd操作系統

grub>kernel /boot/vmlinuz root=/dev/hda1

grub> initrd (hd0,0)/boot/initrd.gz

* (要找對vmlinuz和initrd.gz的位置,否則不能引導系統)

grub> boot

6, Linux和Windows NT系列最佳共存方案。

前提:所有的NT分區為fat16或者fat32。Linux對NTFS分區的寫操作支持得不是很好,只有Mandrake Linux的內核編譯默認為ntfs格式磁碟可寫,其他的Linux一般都將內核編譯成ntfs分區只讀。如果你的硬碟中還安裝了windows 9x系列,windows 9x系列一般先安裝,會被windows NT的bootloader辨認。

系統磁碟分區如下(以單硬碟為例)

hda1 hda5 hda6 hda7

Win9x winnt Linux native Linux swap

l Win9x和winnt會各佔一個分區,Linux會至少佔用兩個分區。

l Linux swap linux虛擬內存分區的大小一般是真正內存的2倍。

l 最佳方案是:將Linux的Grub或者Lilo安裝在根分區,而用Windows NT的Bootloader去引導硬碟上的所有操作系統。

l 如果將Grub或者Lilo安裝在Mbr(主引導扇區),重新安裝Windows會造成Grub或者Lilo的丟失。如果把它們安裝在根分區(root分區),則可以有效避免上面的情況發生。

l Grub是Linux下新一代操作系統引導程序,技術上要比Lilo強很多,建議使用。而且在一些老的BIOS上面,Lilo不會支持8G以上大容量硬碟。你的Linux如果安裝在硬碟528MB以後位置的分區中,Lilo不會正確引導。Grub則沒有這樣的問題。

(1)準備一張Linux Live CD,或者有一張Grub啟動軟盤。因為在Linux安裝結束后,你不能通過重新啟動電腦直接引導它,還需要幾個步驟。

(2)如果都沒有,就需要下載Grub for DOS,然後將grldr文件複製到C盤根目錄。然後編輯boot.ini。

* grldr 0.95可以在www.ubuntu.org.cn的源中找到,在文檔-專題文檔-與windows xp共存 文檔中有這個文件的下載鏈接。

l 打開「命令提示符」,輸入以下命令。

l attrib ?r ?s ?h c:\boot.ini

l notepad c:\boot.ini

l 用記事本打開boot.ini后,在後面加上一行:

l c:\grldr=」Grub for DOS」

l 保存記事本。

l attrib +r +s +h c:\boot.ini

(3)先安裝Windows 9x,再安裝Windows NT,最後安裝Linux。並在安裝最後的設置階段把Grub管理器安裝到root分區。

(4)用grldr啟動已經安裝好的linux

(5)輸入正確的用戶名,轉到root用戶模式:

[user@ubuntu/]$ sudo passwd su (如果不知道根用戶的密碼,可以通過這個命令設置)

[user@ubuntu/]$ su (回車后提示輸入根用戶密碼,輸入正確就可以進入根用戶模式。

[root@ubuntu/]# cd /mnt

[root@ubuntu/mnt]# mkdir hda1

[root@ubuntu/mnt]# mount /dev/hda1 /mnt/hda1

[root@ubuntu/mnt]# dd if=/dev/hda6 of=/mnt/hda1/bootsect.lnx bs=512 count=1

輸入以上的命令,就可以在hda1,也就是C盤根目錄建立一個名為bootsect.lnx的512位元組大小的文件。當然,如果你的C盤是fat32格式的,成功率就是100%。

如果C盤是ntfs格式,你就需要掛載一個fat32分區,並把文件先寫到fat32分區,然後到windows下再倒到C盤。

重新啟動電腦,並進入Windows XP,對boot.ini文件進行再次編輯。在最後加上一行:

c:\bootsect.lnx=」Linux System」

l 引號里的文字可以改成你喜歡的文字,它作為操作系統的名稱出現在bootloader菜單上。

重新啟動電腦,你就可以在Windows NT的操作系統選單上選擇Linux,並進行啟動了。

7, Linux和windows9x的最佳共存方案。

沒有最佳方案,windows 9x不支持多系統啟動,只有把Grub安裝到MBR了,實現多系統啟動的目的。

8、Linux下音效卡安裝方法

ALSA,Advanced Linux Sound Architecture,是一個遵從GPL版權的通用PCI音效卡解決軟體。這個軟體包括rpm和tar兩種格式,其中rpm格式比較容易安裝,這裡就以rpm包為例介紹。

1)到http://www.alsa-project.org下載以下四個文件:

alsa-driver-0.4.1d-1.i386.rpm

alsa-lib-0.4.1d-1.i386.rpm

alsa-utils-0.4.1-1.i386.rpm

alsaconf-0.4.1-1.386.rpm

2)執行以下命令完成安裝:

[root@ubuntu/]# rpm ?ivh alsa-driver-0.4.1d-1.i386.rpm

[root@ubuntu/]# rpm ?ivh alsa-lib-0.4.1d-1.i386.rpm

[root@ubuntu/]# rpm ?ivh alsa-utils-0.4.1-1.i386.rpm

[root@ubuntu/]# rpm ?ivh alsaconf-0.4.1-1.386.rpm

3) 然後執行alsaconf命令,選擇合適的音效卡類型;

4) 重新啟動系統,然後執行命令:/usr/doc/alsa-driver/sndevices

9、在X Windows 下配置通用顯卡。

(1) 確定簡單的VGA Server已經安裝。

(2) 到ftp://ftp.Xfree86.org/pub/Xfree86/current/binaries 切換到與自己系統相符合的目錄下,下載Xbin.tgz,Xset.tgz和整個Server目錄。

(3) 將Xbin.tgz解壓縮到一個臨時目錄,切換到該目錄下,運行

[root@ubuntu/]# . /SuperProbe

察看顯卡是否能夠被識別,若不能,可能是顯卡太新,Xfree86還沒有支持。

(4) 如果第三步成功,可以在/usr/X11R6/目錄中安裝Servers中和Xset.tgz,然後運行XF86Setup。

(5) 如果第三步不成功,就只能到相關站點http://www.xfree86.org 去找解決方法了。

10、如何備份系統?

在Linux中,你可以使用dump/restore命令組來實現系統的備份與恢復。假設你需要將/usr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完整地備份到磁帶機上(假定設備是rmt8,不同的磁帶機不相同),你可以使用命令:

[root@ubuntu/]# dump ?O ?f /dev/rmt8 /usr

其中-O參數代表備份全部文件,「-f 設備文件名」參數指定備份到什麼地方,最後的目錄名指定要備份的內容。

然後,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恢復:

[root@ubuntu/]# restore ?r ?f /dev/rmt8

11、如何重新編譯內核?

1) 進入Linux源代碼目錄:cd /usr/src/linux

2) 執行「make config」或「make menuconfig」、「make xconfig」配置內核選項,選中你想要的模塊,去掉不想要的模塊;

l 這是一個簡單的圖形界面,英文。

l 根據發行版的不同,輸入的命令也不一樣。

3) 執行「make zImage」命令,大概30到90分鐘后,會生成一個zImage的新內核映像文件,存放在/usr/src/linux/arch/i386/boot目錄下;

4) 然後將其拷貝到/boot目錄下;

5) 修改lilo.conf文件,加入:

image=/boot/zImage

label=newlinux

root=/dev/hda1 (根據你自己的linux放置的系統分區進行改變)

運行/sbin/lilo使修改生效。

l 新版的Linux用grub做引導管理器。需要修改/boot/menu.lst 文件,方法和上面大同小異。但在引導時,grub可以直接把新的引導項做到菜單裡面,不用在啟動的時候額外輸入命令。(這個教程的版本較老)

6)重新啟動,在Lilo時,輸入newlinux就可以新內核啟動。

12、編譯軟體的問題。

l 需要用到的程序:Red Hat: gcc,make;Debian: gcc,make,build-essential。

l 編譯源程序的基本步驟:

(1) 下載源程序的源代碼,一般是tar.gz格式的壓縮文件。

(2) 然後看readme文檔,注意這個軟體的依賴關係,在編譯的時候,必須滿足軟體的所有依賴關係,否則不會編譯成功。哈哈,初級學者還是裝rpm或者deb包吧。

(3) 解壓縮到某一個目錄,然後進入目錄依次輸入以下的命令:

(4) [root@ubuntu/]# . /configure

(5) [root@ubuntu/]# make

(6) [root@ubuntu/]# make install

l 這種類似於胡鬧的編譯方法我從來沒有成功過。如果有高手看出了問題,請指正。

l 源代碼的特徵:壓縮包內無可執行文件,並且有install,INSTALL,readme,make,configure等幾個文件。

l 不推薦用源代碼安裝軟體,如果你沒有製作rpm或者deb包的經驗。因為裝一次就要編譯一次。

13、如何在Windows下察看Linux分區的文件?

安裝explore2fs 軟體,可以在Windows 下察看和編輯ext2/3分區下的文件。

http://www.hanzify.org/index.php?Go=Show::List&ID=4359

漢化新世界的軟體下載地址,找不到用google搜索一下。

*此軟體支持在windows下,將ext2/3分區的文件複製到fat32或者ntfs分區下。

14、如何在Linux下運行Windows的程序和遊戲?

l 不建議這樣做,建議兩個系統共存,自己用自己的軟體。

Office類軟體:CrossOver Office Professional 4.2

下載地址:www.ttdown.com

*軟體格式:tar.gz壓縮的sh可執行腳本文件

[root@ubuntu/]# tar zxvf crossover.tar.gz

[root@ubuntu/]# chmod a+x install.sh

在Gnome或KDE環境下,雙擊圖標進行安裝。

用軟體搜索功能進行搜索,其他網站也有,不過ttdown是最新的。

遊戲:Cedega

下載地址:www.linuxfans.org

*分deb, rpm, tar.gz 三個類型的壓縮包,tar.gz是源程序,不建議使用。

15、grub或者lilo可能產生的問題。

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安裝時候,把grub安裝到mbr。因為如果考慮到windows和linux共存,Partition Magic 是必備工具。這個工具最大的缺陷就是,mbr被修改後,會提示非法錯誤,並不能進入程序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如下:

(1)用dos啟動盤啟動,盤上有fdisk文件。

運行:fdisk /mbr

(2) 用xp安裝盤刪除所有linux分區,回到windows xp下,將未分區空間格式化。

(3) 這個時候,就可以使用Partition Magic了。

(4) 所以,盡量把grub安裝到root分區,雖然安裝的時候麻煩,但是使用的時候安全。

*fdisk 不能正確找到Linux的分區。所以當分區丟失,會很麻煩。

16,設置Java環境變數,解決LumaQQ狂讀硬碟問題。

如果你的Java安裝目錄是/usr/lib/j2re1.5-sun

方法1:在系統初始化腳本中增加以下兩個環境變數,把這兩句放到~/.gnomerc文件中,如果此文件不存在,就直接建立:

[root@ubuntu/]# cd ~

[root@ubuntu/]# gedit .gnomerc

加入以下兩句:

export CLASSPATH=」/usr/lib/j2re1.5-sun/lib」

export JAVA_HOME=」/usr/lib/j2re1.5-sun」

重新啟動系統,或者直接手工輸入以上兩個命令。

方法2:直接編輯/etc/environment

[root@ubuntu/]# gedit /etc/environment

在文件末尾加上這兩行:

export CLASSPATH=/usr/lib/j2re1.5-sun/lib

export JAVA_HOME=/usr/lib/j2re1.5-sun

然後:

[root@ubuntu/]# source /etc/environment

[火星人 ] linux學習記錄已經有577次圍觀

http://coctec.com/docs/linux/show-post-113858.html